乔子舒是怎么回到家里的他已经不记得了。
乔子舒看着他漆黑一片的家,无牵无挂挺好,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门心思找窃国之人了。
一切千头万绪就从沈学士的死开始查起吧。
乔子舒吩咐青山到大理寺调出当年的卷宗。
青山刚要离开,又被乔子舒叫住,不知对方是否在大理寺埋了钉子?
“别去大理寺,去吉州,去袁相老家调卷宗。机灵点别让吉州知州看出你的来意。”
“是。”
这时屋外的下人过来报信。
“大人,外面有个尼姑说要见大人。”
乔子舒皱了皱眉,“不见。”
那下人去而复返。
“大人,那尼姑让小人将此折扇交给大人。说大人您见了此物一定会让她进来。”
乔子舒打开折扇上面并没提字,只画了几株兰花。画功稍显青涩,但寥寥数笔形神俱在。
乔子舒把折扇合上对下人说,“让她进来。”
不多时,下人领着那位尼姑进来。
乔子舒打量着她,这位尼姑比想象中更年轻。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可能是因终日奔波,皮肤晒得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全无出家人的慈悲。
“贫尼无渡见过大人。”
“无度?长度的度还是嫉妒的妒?”
这法号倒是有意思,无度是没有节制的意思,出家人怎么可以没有节制呢?若是嫉妒的妒,心中有嫉妒的人又怎么会甘心出家呢?
无渡脸上并无慈悲,却也从容。
“回大人,是渡过的渡,贫尼此生不渡人不渡己。”
好一个不渡人不渡己的出家人。
“你怎么会有裴相的扇子?”这扇子上的画还是裴珩年轻时所作。
“是裴相让贫尼来助大人一臂之力的。”
乔子舒连忙让无渡坐下。“请讲。”
这时无渡的双眼有了一丝情绪。
“故事得从徐国公府开始讲起……”
乔子舒的心里颤了颤,他打断无渡的话,“等等,徐国公府?那你是……”
“贫尼在未出家之前原是徐大小姐的婢女,徐小满。”
番外前世不如愿
无渡的故事很长,将近九年的时间无数个人命堆积起来。虽未见对手,虽一路相搏各有输赢,但依旧百死不悔。
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沈学士以身入局虽死却除了天圣仙师。
景宸二年,相王见陛下登基不久且刚跟辽国打完仗,便以琉球匪乱为由请旨索要天价军需。
陛下派宋侯去福州平乱。宋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平了琉球之乱,陛下借机夺了相王兵权。
天圣仙师死了,他主子相王也被幽禁起来。若用沈学士的视角看这一切仿佛已经结束了。
可裴珩的视角看却并非如此,这中间又有更多的人参与。
徐家谋反案之前裴珩去了一趟回鹘,寻找当年宋侯所犯醉仙居案中五石散的买家。证实那批五石散的纯度当日醉仙居众人所服用的剂量根本不足以吃死人。
那么王家小公子的死说明他还服用了其他的五石散。裴珩把在场的人都怀疑个遍也没查出端倪。便认为是王家小公子手里还有一份五石散,他吃完后又吃了李申那份才过量致死的。
直到春猎过后,魏国公府的魏二爷被烧死了,裴珩才否定了之前的想法。
乔子舒皱眉问道,“与魏二爷有什么关系?”魏二爷虽然也参加了醉仙居,可按辈分他是宋鹤鸣的舅舅,是这里面嫌疑最小的,而且现在还死了。
“因当年检举世子谋反的陈闯在春猎前突然病逝了,这人之前见过魏二爷。
而且此人很奇怪,常年不在京城。
有一次,贫尼暗中跟踪他到幽州跟丢了。可两日后裴珩的人竟然在汴京看见他。两日就到千里之外怎么可能呢?
裴相认为此人是两个人相扮的,虽不知其中要领,但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贫尼通过魏二爷查到相国寺,这相国寺竟然养了一条巨蟒。贫尼怕贼人拿此妖物犯上作乱已将巨蟒处置了。”
无渡从袖中拿出一本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全是这些年来所有的疑点。
乔子舒心中惊涛骇浪,难怪陛下兴道厌佛,多次申饬相国寺。
而且最重要的是死了的魏二爷一定是真正的魏二爷吗?
无渡又道,“裴相已查明侯爷的死与庄亲王世子无关,是辽和西夏的盟军里突然出现个奇人,此人杀了侯爷后再没出现过,好像只为杀侯爷而来。
但裴相嘱咐侯爷之死一定要赖在庄亲王世子的头上。不能让庄亲王父子再有翻身的机会。”
乔子舒快速翻看那本册子,他立刻明白裴珩的意思。
往深了想,当年庄亲王为何给昭华郡主选裴珩做夫婿?
就现有的证据来看,几乎可以